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1月8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医疗健康 深静脉导管护理误区与正确做法 口腔溃疡治疗方法 压力性损伤科普小知识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静脉导管护理误区与正确做法

□ 作者 □陈燕

深静脉导管,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医疗设备,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长期的静脉通道,以便于药物的持续输注和血液的定期采集。然而,由于患者及非专业人员对其认识不足,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诸多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会降低导管的使用效果,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并发症,比如局部感染、血栓形成等严重问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深静脉导管护理的常见误区,并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误区一:忽视皮肤消毒的重要性

错误做法:许多患者或护理人员可能认为,只要在导管置入时进行一次彻底的皮肤消毒就足够了,日后的护理中忽略了持续且规范的皮肤消毒。

正确做法:在导管置入和护理过程中,应执行严格的皮肤消毒程序。在每次操作前,使用75%酒精和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进行消毒时,不仅仅涂抹导管直接接触区域,还应涉及更广泛的区域,形成足够的消毒安全边界。消毒剂应充分覆盖并在皮肤上停留足够时间,通常至少30秒以上,待皮肤自然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这种操作应在导管置入、日常护理、取血、注射药物、更换敷料和任何可能接触到导管的操作前后均需执行。

误区二:不重视导管固定

错误做法:深静脉导管如果固定不当,容易导致导管移位或脱落,引起导管相关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

正确做法:导管口必须保持密封,以防止空气和微生物侵入。使用正压接头和肝素帽应保证是无菌的,并且每次使用后都应仔细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在更换输液器或注射药物时,也需要使用无菌技术操作,确保连接过程中不会污染导管。定期更换正压接头和肝素帽,通常建议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或者根据制造商的推荐以及机构的协议执行。

误区三:忽略导管口的密封性

错误做法:导管口密封不当,可能导致空气或细菌侵入导管内,增加感染的风险。

正确做法:每次使用后,应确保导管接口处的密封性,使用无菌操作技术更换正压接头和肝素帽,并定期更换新的正压接头和肝素帽以维持其密封性。

误区四:忽视定期更换敷料的必要性

错误做法:有的护理人员或患者可能认为敷料未脏污就无需更换,或者延长更换时间,这样易于细菌滋生,增加感染的机率。

正确做法:要按照院内感染控制规定的时间间隔更换敷料,一般为每周至少一次,或者当敷料湿润、松脱时及时更换。更换敷料时应使用无菌技术,减少感染机会。

误区五:不注意导管穿刺点的观察

错误做法:忽视对导管穿刺点的日常观察,导致红肿、渗出等初期症状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正确做法:每日至少观察一次导管穿刺点,注意红肿、疼痛、渗出或出血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误区六:漠视导管护理的专业性

错误做法:认为深静脉导管护理是简单的操作,可以由患者家属或者未经培训的人员执行。

正确做法: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工作应只由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医护人员执行。在向患者和家属传授自我护理的指导时,应确保他们充分理解护理步骤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消毒、固定和观察技巧。培训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确保每一位涉及护理流程的人都能够按照标准执行。

误区七:对护理操作标准化认识不足

错误做法:在日常护理中,各种操作方法各异,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流程。

正确做法:建立一套全面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涵盖从手卫生到无菌操作技术的所有护理步骤。这些程序应基于最新的研究证据和临床指南,并应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评估,确保医护人员的操作符合标准。记录详细的护理日志,对于监控护理质量和及时调整护理计划至关重要。同时,通过定期的质量控制检查,可以确认护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并及时改正偏离标准的行为。

深静脉导管的正确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保障患者健康至关重要。本文总结的误区与正确做法,希望能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参考和指导。护理人员应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也不可忽视。唯有这样,才能确保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工作得以正确执行,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康复。最终,深静脉导管的护理质量提升,也是对抗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