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4月26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科普之窗 浅谈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原理 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日常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的简介和注意事项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髋关节置换的简介和注意事项

□农丹娜

胯骨疼、跛行、下肢活动受限都是比较常见的老年人病症,极大限制了老年人的日常活动,针对这一情况,一般可以采取髋关节置换治疗,那么什么是髋关节置换?有哪些置换类型?哪些人需要做?做完了有啥注意事项呢?以下就跟随笔者一块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外科手术,也被称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常被用来治疗髋关节疾病与损伤。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医生可以将原本受损的髋关节骨骼及组织全部或部分移除,并使用人工髋关节替代。人工髋关节制成材料主要为陶瓷、不锈钢、钛合金等,通过人工关节置换原本的髋关节可以较好地替代原本病变或损伤的髋关节,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升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二、髋关节置换有哪些类型

髋关节置换主要分为全置换、部分置换两种类型,全置换就是将髋关节所有受损骨骼及组织都替换成人工髋关节,适用于严重髋关节炎或髋关节退行性病变。部分置换就是仅替换髋关节中部分骨骼与组织,一般适用于髋关节部分损伤或损坏的治疗。

三、哪些人需要做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适用病种较多,包含多种良性、恶性疾病。通常建议如下人群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1)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已经发展到完全塌陷,出现明显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且接受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2)良性/恶性骨肿瘤,如股骨头里有肿瘤需要切掉股骨头者。(3)年龄超过60岁,且有较重的髋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髋关节发育不良。(4)年龄不到60岁,但病情严重,如严重髋关节病变、破坏,发生融合、塌陷,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功能的情况,也建议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5)股骨颈骨折。

总体来说,髋关节置换是适用于老年髋部疾病的治疗术式,一般来说,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使用年限在20-30年左右,若保养得当使用时间也会随之延长,因而60岁后做手术可能获益更大。但年龄也不是绝对标准,即便年龄较轻,在病情严重下也可以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但需做好术后保养,尽量延长假体使用时间,同时还需定期复诊,及时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修补,以维持假体功能。

四、髋关节置换后,有啥需要注意的

通过实施髋关节置换能够较好地改善髋关节功能,提升髋关节活动度,但是为了维护术后假体功能,避免发生人工髋关节松动、脱位等不良事件,就需要注意调整一些肢体习惯,而且有一些动作是终身不可以再做的。具体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第一,不可以跷二郎腿。跷二郎腿会导致髋关节内收、内旋,易导致人工髋关节脱位发生。第二,不可以坐矮凳。坐矮凳的时候,人工髋关节活动角度较大,也易导致髋关节脱位发生,需要注意避免。因而建议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坐相对较高的凳子,以降低髋关节活动范围与角度。第三,不可以侧身睡。侧身睡容易导致术侧髋关节内收过度,也会加大术后髋关节脱位风险,因而建议术后以仰卧姿势休息、睡觉,可以适当翻身缓解体位固着的不适感。第四,不可以盘腿。盘腿必然会导致髋关节旋转过度,在旋转角度过大的情况下会增加关节受力,也会增加人工髋关节脱位、移位风险,不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第五,不可以用蹲厕。在蹲着上厕所的情况下,髋关节往往处于过度内旋状态,易发生脱位,因而术后建议用马桶,尽可能坐着上厕所,以免发生髋关节脱位。第六,要尽量避免大幅度胯部运动。胯部运动时会导致大腿肌肉群被牵拉,容易加大髋关节活动范围,也会增加关节脱位风险。第七,要避免剧烈活动,例如跑步、踢球、跳操等,均可能导致髋关节脱位发生,而且剧烈活动还会加重关节负重,引发关节松动等相关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当然禁止剧烈运动不是完全不运动,术后早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髋关节活动,如直腿抬高、适度外展髋关节等。在术后引流管拔除后就可以尝试下床活动了,如果仍觉疼痛或行走不适,可以辅助拐杖、步行器行走,并逐步延长运动时间,行走距离,达到锻炼髋关节功能的作用。

总体来说,髋关节置换手术适用范围较广,但手术相对复杂,术后需注意事项较多,需多加注意,以更好地维护关节功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