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5月27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健康视角 冬季小心急性肠胃炎 手术之前需要做的准备 骨松药物+运动饮食助你快速恢复健康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季小心急性肠胃炎

□覃春垦

随着气温的骤降,冬季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的天气,也成为急性肠胃炎等肠胃疾病高发的季节。究其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易病原体感染、寒冷空气刺激、辛辣食物诱发、进补过多引发、缺乏运动以及神经功能失调等。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冬季肠胃疾病的发病原因、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季节性健康难题。

一、为什么冬季会使肠胃疾病高发呢?

1、易病原体感染:在冬季,随着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人们往往面临易病原体感染的风险上升。寒冷的气温削弱了免疫系统的活力,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提供了更有利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加了这些病原体在人体内传播的机会,间接导致肠胃感染的发生。

2、寒冷空气刺激:在冰冷的气候中,人体免疫系统因寒冷而相对削弱,使其对抗病菌的能力下降。这种免疫系统的减弱为肠胃病原体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使其更容易侵入人体,从而引发肠胃感染,进一步加剧了冬季肠胃疾病的高发风险。

3、辛辣食物诱发:在冷冽的冬季,由于气温下降,人们倾向于选择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提升体温。然而,这些辛辣食物可能对胃肠道产生过度刺激,引发不适感,甚至导致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因此,在寒冷季节,适度控制辛辣食物摄入,有助于维护肠胃的健康。

4、进补过多引发:虽然冬季是进补的理想季节,但过度的营养补充可能导致胃肠负担过重。过多的进补不仅难以被身体充分吸收,还可能诱发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因此在进行补充时需谨慎,以避免不必要的肠胃不适。

5、缺乏运动导致:在严寒的冬天,由于天气寒冷,人们通常减少户外活动,导致身体缺乏运动。这种缺乏运动会降低肠道蠕动的频率,使得肠道功能减弱,增加患上肠道疾病的风险,因此在冬季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维护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6、神经功能失调:随着冬季气温急剧下降,一些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可能会失调。这种神经功能的不协调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运作,导致肠胃不适,甚至引发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保持温暖、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维持神经功能平衡,减少肠胃问题的发生。

二、急性肠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抗菌治疗:抗菌治疗是应对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肠胃炎的有效手段。西医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以避免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药物抗性和其他副作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疗效,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影响。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急性肠胃炎患者,腹泻和呕吐可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失衡。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至关重要,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选择口服葡萄糖盐水,中草药治疗等方法,以恢复体内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康复过程。医生的专业建议将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补液方案。

3、中医药特色治疗:中医药在急性肠胃炎治疗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优势。通过应用清热解毒、调理脾胃等中药,中医特色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式更注重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为肠胃问题的恢复提供了综合性的支持。在医生的指导下,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冬季如何预防急性肠胃炎?

1、保持室内通风:在冬季,由于寒冷的天气,人们倾向于关闭窗户,使室内通风不足。然而,保持室内通风对于防止病菌滞留、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有助于维护室内空气的新鲜度,从而降低呼吸道感染和肠胃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2、保持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冬季天气寒冷,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有助于预防肠胃疾病的发生。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足够的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3、合理使用保健品:在冬季,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过度使用保健品也可能对肠胃产生负面影响。在使用保健品时,应根据个体需要和医生建议,避免过量摄入,以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冬季急性肠胃炎的高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环境、饮食等多个方面。对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全面地应对病情,早期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预防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急性肠胃炎的发病率。在寒冷的冬季,保护好自己的肠胃健康,让身体在寒风中保持温暖。通过对急性肠胃炎的深入了解和科普,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肠胃疾病的成因和防治方法,从而在寒冷的冬季保持身体的健康。在生活中,要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科学的运动方式,做到预防为主,以迎接一个健康愉快的冬天。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