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血液并不陌生,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血液也充满着好奇与幻想,在各类影视和文学作品当中,经常能看到义结金兰饮血酒、浴血奋战、滴血认亲等等场景。我们都知道,血液这种鲜红的液体维持着我们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对我们人体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几个关于血液的小奥秘吧!
一、血容量是会变化的
血容量顾名思义就是血液的总容量,很多人认为身体当中的血一直存在那么多,但实际情况是人体的血容量在24小时内就会发生变化,并且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例如,在午餐前血容量最小,因为血液当中的水分会被带入到体内。再例如,血容量还会随着饮水量的变化出现波动。此外,在妊娠期,孕妇的血容量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加,一般会增加50%左右,以支持子宫当中的胎儿发育。
二、血细胞是不断产生和循环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人体每秒会产生大约200万个红细胞,但同时会有着相应数量的红细胞衰老和死亡。尤其是在较高海拔的地区,由于人体获得的氧气较少,体内的红细胞产生数量也会增加。同时,血细胞也在我们的身体内不断的循环着。当出现血液流失时,人体就会制造更多的血细胞来弥补流失的血液。这也是为什么每次献血大概可以捐200~400ml,即便这部分血液流失大约在12周到16周左右的时间也能够得到补充。
三、血液的类型不只有四种
通常我们所熟知的血液分类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经常会将血液分为A型血、B型血、AB型血和O型血这四种。但实际上血液类型不只有这四种,还有一种我们不太熟悉的Rh血型系统,其和红细胞ABO血型系统不同,其主要根据红细胞是否携带有D抗原,将血液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此外,还有一些更加稀少的血型,例如P血型系统、孟买血型系统。因为血型类型的不同,并且这些血液通常不能相容,相互之间不能输血,否则很容易引起免疫反应,危害患者生命,因此我们在献血以及输血时,一定要做好提前的血液检测,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求输入相应的血液类型。
四、血液也是有保质期的
很多人认为献血之后血液就能够投入使用,或者一直存放在血库当中等待使用。但实际上血液也是有保质期的,不同类型的血液成分,其保质期也存在不同。在过去,输血时可能需要献血者的全血,也就是成分完整的血液,而现在血液通常会被分离成不同的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浆等等,它们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期限。一般情况下红细胞可以储存大约6个星期,而血小板则只能储存几天左右,因此需要持续不断的补充。而一些血液成分则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例如血浆可以冷冻长达一年,依然可以继续使用,但冷冻的血浆通常需要将白细胞从捐献血液当中滤除。而不同血液成分或者血液整体的保质期问题,也是导致我国血液需求量一直较高的原因,尽管当前医学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科学家们仍面临着挑战。
五、并不是所有血液都是红色的
我们人类自己的血液是红色的,是因为其中含有血红蛋白,但实际上血液当中血浆的含量较多,而血浆本身的颜色为淡黄色。并且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的血液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血液的颜色是由于血液中的特定蛋白质所决定的,例如北极冰鱼的血液是无色清澈的、新几内亚石龙子家族的多种蜥蜴的血液是绿色的、甲虫大多数血液为黄色、花生蠕虫具有紫色的血液等等。
六、血液不只是液体
通常我们印象当中的血液就是液体的样子,这是由于血液当中的血浆较大,而血浆也是血液当中的主要液体成分。然而血液属于人体的一种结缔组织,除了血浆之外,血液当中还含有血细胞,其也占据了血液的45%左右的成分,其中主要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剩余的55%左右是血浆。但是如果血液当中的血浆出现了过少的问题,或者由于某些原因,例如身体受到损伤,导致血液少量流出,就会出现凝血,血液也会像其他结缔组织一样变成固体。具体的凝血过程就是血小板粘附在伤口上,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在伤口周围形成网状,此后到达此处的血液就会受到血小板的影响,形成固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