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9月25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医疗保健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怎么做

□ 作者 覃江艳

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常用于解决冠状动脉疾病、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等问题。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心脏介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风险较低。然而,尽管手术本身相对安全,术后护理仍然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介入手术的术后护理要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一、术后监护与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患者通常会被转入监护病房进行密切观察,尤其是在术后的头几小时。这段时间内,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测,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体温等指标,以确保手术顺利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感,比如头晕、恶心或胸闷等,但如果出现严重的胸痛、呼吸困难或异常心律,需立即通知医生。

此外,术后护理人员还应监测穿刺部位的情况,心脏介入手术通常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进行,因此穿刺部位的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穿刺点是否有出血、肿胀或感染的迹象,同时还应提醒患者避免过度活动该区域,以防止出血或血肿形成。

二、 静卧与体位管理

术后初期,患者需保持静卧状态,尤其是在动脉穿刺的24小时内。此时,患者不宜随意移动或翻身,尤其是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并避免膝关节弯曲,以减少穿刺部位的出血风险。如果是桡动脉穿刺,患者则应避免使用穿刺侧的手臂进行任何重力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医护人员会逐步允许患者进行轻微活动,并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血栓形成。

三、疼痛管理与药物治疗

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穿刺部位轻微疼痛或不适,护理人员应评估疼痛的程度,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止痛药物。在疼痛控制方面,护理人员需特别关注患者的疼痛反应,如果疼痛突然加剧,可能提示并发症,如出血、血肿或血管痉挛等,应立即告知医生并进行处理。

此外,术后患者通常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也可能需要降脂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帮助控制血脂和心率。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药物治疗,并提醒患者按时服药,确保治疗效果。此外,还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确保抗凝治疗的安全性。

四、饮食与营养管理

心脏介入手术后的饮食管理也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初期,患者应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随着病情的稳定,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应注意控制盐分、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以减少心血管负担。

优质的营养摄入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蔬菜和水果等。同时,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多饮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但对于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遵循医生的水分摄入限制建议,避免液体过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五、心理护理与情绪支持

手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或失眠等情绪问题。心理护理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其缓解术后压力。

此外,家属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的心理康复同样重要。护理人员可以协助家属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温暖、积极的康复环境。

六、出院后的康复与随访

心脏介入手术后的护理不仅局限于住院期间,出院后的康复和随访也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患者出院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检查心脏功能和术后恢复情况。随访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并提供进一步康复建议。

术后康复训练是患者重返正常生活的重要步骤,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和增强体质。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突然加大运动强度,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总之,心脏介入手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护理的细致与周到对于患者的全面康复至关重要。通过正确的监护、疼痛管理、药物治疗、饮食调整以及心理支持,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重新获得健康的生活。同时,定期的随访与康复锻炼将进一步巩固手术效果,减少复发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