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12月16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学术论坛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的创新管理 福海县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研究

□ 作者 □ 扬州市职业大学 苏海悦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责任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探讨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与实践策略,提出教学改革建议。研究显示,此举能增强学生职业认同、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为高职院校培养社会需求人才提供支持。随着社会进步与产业升级,工匠精神作为优秀职业品质和文化传承,备受关注。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其思政教育在塑造学生三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育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文探讨工匠精神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路径与实践策略。

一、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解析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价值取向,它涵盖了敬业、专注、创新、协作等多个方面。敬业是指对工作的高度热爱和全身心投入;专注则要求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耐心,追求细节的完美;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鼓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突破;协作则强调团队合作和相互支持,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更是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担当。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目标定位包括:一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促进其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公民;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四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国家和社会。

(三)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

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在多个方面存在契合点。首先,工匠精神强调的敬业、专注等品质与思政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其次,工匠精神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与思政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思政教育的目标定位高度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与融合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能提升教育实效性。首先,工匠精神应系统地融入思政课程,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生动展示其内涵与价值。例如,选取历史上的著名工匠或当代技能大师,分析其成长经历、职业精神和社会贡献,帮助学生理解工匠精神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职业的热爱、对品质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此外,可开设工匠精神专题课程,结合实地考察与专家讲座,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改革创新措施,使工匠精神深入融入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成功工匠的经历或失败教训,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对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例如,展示一名技能大师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案例,能激励学生面对挑战和机遇时保持积极心态。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还能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同。项目化教学也是推动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设计具有工匠精神特色的项目任务,如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提升其团队协作精神。结合校企合作,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工匠精神的价值,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实践平台的搭建与拓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践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积极搭建实践平台。首先,建设工匠精神特色的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提供先进设备与工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并提升职业素养。例如,设立精密加工实训室,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工匠精神。其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设计具有工匠精神特色的项目,如产品设计与工艺制作,鼓励学生展示专业技能并相互学习。通过竞赛,学生能够提升技能并吸取他人经验。最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帮助他们了解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这些实践平台,院校能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三、结语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拓展实践平台,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高职院校应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探索工匠精神深度融入路径,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教育者也需提升专业素养,为工匠精神传承贡献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