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12月16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健康百科 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 拔除智齿后的注意事项 浅析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科学用药措施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析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科学用药措施

□ 作者 □张颖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的健康问题,科学用药对于促进康复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每当孩子生病时,如何用药成了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因此,了解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用药知识,不仅能帮助家长正确应对疾病,还能有效预防药物滥用带来的风险。本文将全面介绍小儿感染性疾病的基本用药原则、常用药物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旨在为家长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维护孩子的健康。

1.小儿感染性疾病用药的基本原则

1.1安全性优先

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尤其是肝脏和肾脏等代谢器官功能尚不成熟,因此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较低。因此,选用药物时必须优先考虑其安全性。家长应选择那些经过临床验证、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药物,确保其成分和剂量适合儿童使用。避免使用未经验证的成人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含有对儿童有害的成分,而且如果使用剂量不当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1.2合理剂量

儿童用药需要根据其年龄、体重以及具体病情精确调整剂量。由于儿童的代谢速度和药物清除率与成人不同,过量用药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异常等;而剂量不足则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治疗时间,甚至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切勿随意增减药量或改变用药频率。

1.3病情针对性

不同类型的感染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和药物。例如,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而病毒感染,如流感或普通感冒,通常依靠支持治疗,如退烧药、补液等,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误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不仅无效,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影响未来的治疗效果。因此,家长在用药前应明确孩子的病因,遵循医生的诊断和建议,确保药物的针对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潜在的健康风险。

2.常用小儿感染性疾病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

2.1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基于明确的诊断,确保选用适合病原菌的药物。滥用抗生素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有可能损伤肾脏功能。家长应确保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即使孩子症状缓解,也不能擅自停药,以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和感染复发。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治疗成功率,同时减少对儿童身体的潜在危害。

2.2退烧药与止痛药

儿童在感染期间常伴有发热和疼痛,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这类药物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和年龄来精准计算剂量,确保既能有效缓解症状,又不造成药物过量。长时间或连续使用退烧药和止痛药,可能对孩子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因此,家长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或医生的建议用药,避免超量或频繁使用。如孩子发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延长用药时间。

2.3抗病毒药物

对于特定的病毒感染,如流感,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这类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当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或增加病毒耐药性。家长不应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确诊后,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

3.结语

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用药不仅能促进儿童早日康复,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避免出现用药风险。家长应树立科学用药的观念,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剂量的准确性以及治疗的针对性,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及频次。同时,预防措施同样重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及时的疫苗接种可以显著减少感染的发生。了解和掌握小儿用药知识,能够帮助家长在面对疾病时做出明智的决策,保障孩子的健康。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儿童用药将更加安全和有效。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