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作为儿童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3至6岁儿童中尤为突出。这一疾病不仅影响儿童的外观,更对其心理健康和视功能造成长远影响。因此,了解斜视、预防斜视、及时治疗斜视,是每个家长都应重视的课题。
一、斜视的定义与分类
斜视,即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当一只眼注视某一目标时,另一眼偏离该目标。
根据斜视角度是否相同,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先天性斜视和后天性斜视;根据眼位偏斜的方向,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斜视;根据注视眼是否转换,分为单侧性斜视和交替性斜视;根据偏斜的时间,分为间歇性斜视、恒定性斜视和周期性斜视;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几种分类的叠加。
二、斜视的主要病因
1.视功能发育不完善:调节集合功能失调、融合功能异常。3岁是儿童斜视发病的高峰期,这一阶段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眼外肌的协调能力较弱,易导致斜视。
2.先天异常:眼外肌解剖位置异常、发育异常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均可引起先天性斜视。
3.屈光系统发育不成熟:远视眼可因过量调节导致两眼过度会聚,从而引发内斜视。
4..诱因:在视觉发育的过程中,幼儿受到惊吓、高热、脑外伤、营养不良等均可诱发斜视。
5.遗传因素:共同性斜视有一定的家族史。
三、斜视的危害
1.心理影响:斜视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使儿童产生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影响其社交和心理健康。
2.骨骼发育畸形:为克服复视,患儿常采用歪头、侧脸等特殊头位,长期如此会导致骨骼发育畸形。
3.双眼视功能受损:斜视会导致双眼单视和立体视功能丧失,严重者还会形成斜视性弱视,影响未来学习和职业选择。
四、预防与治疗
1.早期发现:家长应定期观察儿童的眼睛状况,注意眼球是否对称,有无歪头现象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科学用眼: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鼓励多参加户外活动,促进眼球转动和视觉发育。
3.专业治疗: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正位视训练以及眼肌手术等。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的护理和训练都至关重要。
五、结语
斜视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儿童眼病,其危害深远。家长应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儿童的眼睛健康,一旦发现斜视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治疗。通过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我们可以帮助儿童恢复健康的双眼视觉功能,避免斜视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