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多由乳汁淤积和乳腺导管阻塞继发感染而产生。乳腺炎不仅给妈妈们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口粮”质量。因此,了解如何防治哺乳期乳腺炎,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防治指南,帮助妈妈们打好这场“口粮”保卫战。
一、预防是关键
1. 保持乳汁通畅:尽早哺乳,促进排乳通畅。哺乳时,双侧乳房可交替进行,喂饱宝宝后仍有乳汁时,应用吸奶器排空乳房,避免乳汁淤积。
2. 纠正乳头内陷:乳头内陷患者应在妊娠前进行纠正,可用手牵拉乳头或用负压吸引法吸出乳头,每日坚持3-4次,直至内陷纠正。
3. 保持乳头清洁:妊娠期乳房卫生极其重要,从妊娠最后两个月开始,每天用清洁水清洗乳头、乳晕。避免使用肥皂等清洁品,以免残留物被宝宝吸食。
4. 防止乳头破损:乳头皲裂者需积极治疗,哺乳后可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使其自然干燥,利用乳汁的抑菌和愈合作用。
5.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兰花、橙子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6.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7. 婴儿口腔卫生: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养成不含乳头睡眠的习惯,避免用手挤压乳房,尤其是晚上睡觉时。
二、治疗措施
1. 一般治疗:保持乳汁排出通畅,频繁哺乳或使用吸奶器排空乳房,减少乳汁积聚,缓解炎症。
2. 物理治疗: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房疼痛和肿胀。轻柔按摩帮助疏通乳腺管。
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V钾片,治疗细菌感染。也可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乳头皲裂者可外用红霉素软膏。
4. 自我护理:每次哺乳后进行乳头清洗,避免乳汁残留。常作自我按摩,用热毛巾托住乳房,另一只手顺时针方向按摩,促进乳腺管畅通。
哺乳期乳腺炎虽然给妈妈们带来困扰,但只要及时采取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相关事项,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
希望这份防治指南能帮助妈妈们守护好宝宝的“口粮”,让宝宝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