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了解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糖尿病的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急症,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适当减量、中断治疗,导致体内酮体堆积,引起酸中毒。患者可能出现口干、口渴、多尿加重、厌食、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且未及时补充水分,导致严重脱水和高渗状态。
患者主要表现为极度口渴、多尿、多饮,随后出现脱水、反应迟钝等症状,病死率高。
低血糖症: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或饮食控制不当,导致血糖水平过低,出现心慌、手抖、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甚至昏迷和死亡。
2.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肾脏长期受到高血糖损害,导致肾小球硬化、蛋白尿、水肿等表现,进而引发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部最常见的并发症,高血糖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微血管瘤、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失明。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由于高血糖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患者可能出现手足麻木、痛觉过敏等症状,典型的患者呈现手套或袜套式分布。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负担最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末梢血液供应不足,足部皮肤容易受损、感染并难以愈合,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
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血糖升高导致糖蛋白聚集,血液粘稠,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感染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二、糖尿病的防治措施
1.饮食控制与结构优化
调整食物种类和摄入量,维持正常体重,减轻胰岛β细胞的工作负担。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的摄入,提倡粗粮杂粮搭配。
2.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3.定期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进展。对于已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应按医嘱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
4.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处方选择合适的药物按时服用,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并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5.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缓解应激反应,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可通过心理咨询、冥想等方式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了解,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守护自己的健康。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