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实现了锚杆年产能力120万根、金属网年产能力50万平方米、托盘年产能力110万块、钢绞线年产能力150万米、梯子梁年产能力30万米、槽钢梁年产能力15万米、支撑钢年产能力80万公斤、刮板年产能力5万块……”当一串串数字在年终总结报告会上被高声诉出时,冀中股份新三矿现场一片哗然。
一份报告,承载了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道路上奋斗者们的无数汗水。几年的时光里,他们摒弃旧念,蹚出新路子,实现由煤炭采掘“跨界”生产支护材料。甩开膀子,干出新天地,在市场竞争中奋力上游。开阔思维,奔向新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完成从新到“新”的华丽蜕变。
摒弃旧念 蹚出新路子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新三矿,自建矿25年来,曾荣获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国家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等多项荣誉,其过往无疑是辉煌的。
2020年9月底,由于煤炭资源枯竭而退出产能,随着三个井筒封填完毕,“掘地挖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自此,留守职工的“饭碗”如何保障?企业又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摆在了新三矿人面前。
“煤矿转型没有现成的模式,只能靠自己摸索。我们必须在转型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该矿主要负责人说。
该矿成立以矿长为主要负责人的企业转型发展小组,制定向支护产品“跨界”转型并完成生产的发展计划,打破思想禁锢,坚定前景自信、模式自信、效益自信、队伍自信、文化自信“五个自信”理念,摒弃“人海战术”旧念,达成“以量取胜”“靠机器挣钱”发展共识。在建立完善安全管理、采购销售、经营管理等58项制度的基础上,向上级公司申请并由各单位调拨设备及零部件 6263 台(件),各类电缆17441米,盘活资产数千万元;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生产支护材料总产值占公司支护材料总用量近70%的好成绩。
甩开膀子 干出新天地
由于迈入支护产品行业较晚,特别是受到煤炭行业的影响,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和经营形势,便暴露出内部人员紧张、原料紧张、设备维护量大等诸多问题,造成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现象。
面对各类问题,该矿成立发展计划小组,致力于解决问题。一方面与原材料供应单位磋商,加强原材料供应的同时制定原材料使用分解清单,层层分解任务指标,细化具体奖罚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职工的节约性和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职工培训,制定“师带徒合同”促成师徒33对,提升职工队伍技能的同时,让人人都成为了设备维护员。以此实现高产,高效。
“我们锚定目标,按照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的要求,甩开膀子,全力以赴,志在干出新天地,提升市场竞争力。”该矿发展计划组长说。
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极大鼓舞了士气,在原有的托盘、锚杆、锚线、金属网片等支护产品生产基础上,发展计划组又将目标盯在了U钢生产的新项目上。从2022年底到2023年2月,历时3个月完成车间改造,11天完成生产线安装调试,实现100万元完成500万元的工程。
开阔思维 奔向新未来
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就必得在产品上动心思才行。新三矿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每年确定一个新项目、每年增加一个新产品、每年锻造一支新队伍的“三个一”工程。实施领导班子研判市场动态,推动现有支护材料加工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该矿启动“市场拓展”计划,由矿领导牵头成立6个包保矿井小组,一方面盯紧内部生产环节,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带领干部职工跑市场、搞调研、促销售,打通了邢东矿、东庞矿等市场,形成了“峰峰矿区+邯郸市+邢台市”地区的销售网络。
“4年间,我们持续提升全员营销能力,在推动峰峰地区和邢台地区‘两个市场’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以煤为主、内增外扩,辐射非煤行业,向社会化服务的营销发展战略,全矿上下要凝心聚力推动多栖产品规模化”该矿矿长李汉民说。
该矿及时调整销售对策,从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做起,积极与各生产矿井沟通支护产品型号,精心安排配送,合理搭配装车,为各生产矿井提供便利,在树立品牌形象的同时创造出支护产品单周销售400万元,年营业收入1.6106亿元的骄人成绩,未来一片向好。
(王晓伟 沈利彬)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