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4月1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学术论坛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 作者 □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铁佛中心小学 王政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高效课堂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其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在新课标的综合应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为本学段的一门基础性“骨干科目”体现出了更为突出的教育优化价值。通过在新课标视域下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一步提升自身接触、了解、内化、反馈课程知识、技术内容的质量和效率,着眼于个性化、多维化、实践化的角度来参与到形形色色的课堂学习、训练活动之中,以此来为自身数学课程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构建策略

(一)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只有“有的放矢”才能够做到“百发百中”,因此对于教学目标的正确设计必然会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需要具体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体系化设计,具体则可按照以下措施来开展相应工作: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深化领域。在传统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教师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表现以及技能的迁移性教学,引导学生从联动的维度切入来追求相应的课程发展目的,并为学生的知识、技能深化来开辟出对应的路径。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拓展领域。教师应当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反思总结能力,不将课内知识项目的“简单告知”作为引导目标,而要以帮助学生掌握探求目标项目的思路、方法作为教学资源的主要投入方向,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融合。

(二)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首先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才可以变得事半功倍。教师需要以“激励性教学”和“多元化评价”作为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两大核心。在激励教学的设计领域,教师需要有意识地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来为他们创设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作为新课的导入场景,通过“先声夺人”的方式来快速捕捉学生们的思维;而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则要更多地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巧妙地将目标课程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以此来使学生得以在更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知识、技能项目的内化和反馈,同时在客观上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需要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习惯的养成为核心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设计对应的活动。具体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领域来说,教师需要首先突出对“问题导向法”的有机运用,具体根据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们设计一系列有层次、有启发性的问题并组织、帮助学生们积极思考、探索;此外还要重视起对学生个体之间的有机组合性引导,积极落实“小组合作”教育理念,按照相应的准则来帮助学生结成不同的探究小队,使他们得以在“群策群力”的赋能下完成彼此之间数学学习思路、成果和感悟的“互通有无”,借此来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成果。除了上述“硬实力”的有效选择和设计外,教师还需要对“师生关系”这一“软实力”方面下足功夫,积极利用小学生的情绪化特质来构建起对应的保障条件。

(四)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赋能,而教育的进步也需要借助于科技的“东风”。对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必然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来实现。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趣味取向,积极地利用多媒体设备、资源来设计更多可视化的课件,将原本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更加直观、快速、生动的路径来完成对核心知识项目的“捕捉”。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软件来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型的数学实验、探索活动,进一步提高课堂的生本认知引导维度,并在客观上增强学生主动投入、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例如在讲解《圆柱与圆锥》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素材来搜集或者直接下载一部演示动画,具体为学生们表现“圆柱”和“圆锥”这两种几何体的构体过程以及彼此之间切割、拼接的关系过程,从而让学生们更为清晰地看到、记住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体积计算公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等数字化工具来让学生在白板上真实操作一下“圆柱”和“圆锥”的拼接、分割过程,提醒他们留心观察这两种结合体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应几何体的数学性质等等。

三、结语

总之,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形成契合于新课标改革的正确意识,采取多元化举措来让学生在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以此来为学生们日后的更高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