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小生活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川娃子”,笔者在见证了老街区经济在线上产业发展的冲击下日渐萧条的情况下,决心为了激活西部老街区的活力,传承并弘扬本地文化贡献力量。“乐韵红街:音乐赋能点亮西部老街区夜经济”是笔者作为大学生,本着对本地文化的热爱与责任申请的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自家经营火锅串串店的实际情况,用音乐赋能小型商业模式。通过项目立项、筹备到音乐会成功举办的整个过程,笔者深深感受到想要用音乐赋能地域经济,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切实可行并值得探索。
一、 背景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老街区面临着经济衰退、人口流失等问题。为了激活这些老街区的活力,本项目旨在通过音乐活动的举办,吸引人流,为实体商铺夜经济增加热点。红牌楼北街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具有历史底蕴的老牌商业街区。红牌楼北街作为项目试点,不仅具有成型的实体店铺、稳定人流量的商业街,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老街风貌。我家的火锅串串店也在此地,是实施此项目的理想区域。
二、 实施过程
(一)项目筹备
1.团队组建
我们组建了一支由四川音乐学院手风琴与现代器乐系电子钢琴与手风琴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在我的导师四川音乐学院周新婷副教授的指导下,商议决定以音乐会的方式来实现赋能街区夜经济的探索。通过多次会议对音乐会节目进行编配以获得最佳演出效果。并且每周进行一次音乐会模拟排练,确保演出质量。
2.资源整合
通过与项目指导老师、双创项目老师的沟通,我们整合了场地、资金、设备等资源。最终在2024年11月在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举办本次项目实践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我们还请来了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来协助工作。
(二)音乐会策划
1.主题设定
音乐会以“乐韵红街,点亮夜经济”为主题,旨在通过音乐展现老街区的魅力,让观众初步认识红牌楼北街这片老街区,提升街道知名度。
2.节目编排
运用手风琴,电钢琴,大提琴等多种乐器合奏、独奏。节目内容涵盖了流行、古典、爵士等多种风格,内容丰富,有强烈的现场张力。邀请了作曲系同学对乐曲改编创新。
(三)宣传推广
1.线上宣传
专业设计人员制作了音乐会海报,利用学校线上平台进行发布宣传,同学们纷纷转发,吸引了大量观众。
2.线下推广
社区街道及周边区域与学校海报墙张贴海报、发放传单,提高了项目的知名度。
(四)音乐会举办
1.现场布置
提前到场布置了舞台、灯光及音响设备,并进行多次彩排,确定了乐手舞台位置、上下场方式。确保了每位演员都熟悉自己的表演内容与流程,节目更换流畅。
2.演出执行
11月1日晚上我们的项目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拉开帷幕,笔者担任本次演出统筹进行现场调度。舞台转换流畅,乐手表现出色,演出圆满成功。
三、 成果展示
(一)经济效益
音乐会作为“乐韵红街:点亮西部老街区夜经济”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成功举办后,显著提高了红牌楼街道的知名度,并间接带动了周边商家的销售。我家经营的串串店当日销售量增长了20%。尽管音乐会未直接在街区举办,但据串串店周边商家反映,音乐会之后,周边商家的营业额实现了一定的增长,显示了项目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二)社会效益
音乐会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体验。通过音乐会的宣传和推广,许多市民对红牌楼街道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红牌楼北街作为一个老街区新鲜血液较少,通过本次音乐会我们吸引了很多在校同学去老街区游玩,增加了当地客流量,促进其文化发展与传播。
四、反思与展望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在提升街区知名度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和感受。如部分中年住户对音乐会等夜间活动的担忧,未来的项目规划和执行中,需要更加细致地制定计划。本次音乐会没有按照原计划在红牌楼北街社区举行,大大降低了宣传的效果与力度。表演的曲目也更偏向于年轻受众,对于老街区的传统文化没有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尽管面临一些挑战,我们仍计划将“乐韵红街”项目持续下去。未来,我们将探索更多适合街区特点的文化活动形式,如小型音乐会、艺术展览等。也会在乐曲中加入更符合当地文化的元素,引起当地人民的共鸣,获得更高的反响。
五、 结语
“乐韵红街:点亮西部老街区夜经济”项目通过在学校内举办音乐会等方式,成功提高了红牌楼街道的知名度,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周边居民的需求和感受。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通过更加细致周到的规划和执行,我们有信心将“乐韵红街”打造成为西部老街区夜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
本文为四川音乐学院《乐韵红街:音乐赋能点亮西部老街区夜经济》编号:X202410654013项目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