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应当从核心素养角度,基于语言实践应用,带动学生进行灵活自主学习,提高其学习品质。本文对基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教师在设计英语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引进丰富的作业主题,基于构建主义理论,重构现有的英语作业生态体系和架构,支持学生进行灵活适应性学习,提高其学习品质和效率。
一、基于核心素养引进作业超市
作业超市理念强调对作业进行多样化设计,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但是,要想做到对作业项目的多样化设计,又要保证教学功效,教师需要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作业超市进行灵活设计和打造。这要求教师紧扣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为核心,基于学生能力水平,保证作业内容既符合学科要求,又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囊括语言基础、语言思维、跨文化交际等多个方面,从听、说、读、写等多个维度,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作业项目,紧扣核心素养指标,带动学生进行灵活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底层逻辑,开发多样化的作业项目,让学生尝试自主选取感兴趣的作业形式,进行灵活练习。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在进行时”,教师决定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设计一个作业超市,旨在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基础、语言思维和跨文化交际等核心素养。
(一)语言基础类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如“我正在吃饭”、“他正在跑步”),创作至少5个包含“现在进行时”的例句。实例:“She is reading a book in the library.”
单词拼写:提供一系列动词,要求学生将它们转换为“现在进行时”形式并正确拼写。实例:动词“play”转换为“playing”。
(二)语言思维类作业
给出一个开头包含“现在进行时”的故事,要求学生续写故事,确保故事中多次使用“现在进行时”。例如,“It's a sunny day.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in the park...” 学生需续写后续内容。
思维导图:要求学生绘制一张关于“现在进行时”的思维导图,包括其定义、构成、用法及例句。思维导图中心为“现在进行时”,分支包括“be动词(am/is/are)”、“动词-ing形式”等。
(三)跨文化交际类作业
提供一段包含“现在进行时”的英语短视频(如新闻报道、电影片段),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频中人物正在做什么。例如,“In the video, the man is cooking dinner for his family.”
文化对比:要求学生查找并比较英语国家和本国在描述当前活动时使用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习惯。实例:比较英语中的“I am watching TV”和中文中的“我正在看电视”,探讨两者在语境使用上的差异。
二、引进碎片化作业
碎片化作业是一类非强制性作业,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其在闲暇之余自主学习,以观看短视频的方式,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并且达到巩固提升的效果。碎片化作业强调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片段式、非系统化学习,具备灵活性高、针对性强、吸收率高的特征。教师可以设计简短有趣的视频作业项目,如单词拼写、短语搭配、句型转换;同时,也可以依托短视频资料,介绍某一语言文化知识概念。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打开学习软件,或者依托社交媒体,进行灵活自主练习。如果学生遇到感兴趣的作业,便会停下来进行简易化学习,如果刷到不感兴趣的作业视频,则可以跳过。通过闲散零散化学习,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知识储备将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鉴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零散时间,如等待家长接送、课间休息等,教师希望通过设计简短有趣的视频作业,引导学生在这些时间段里自主学习英语时态知识,达到巩固提升的效果。其中,可设计一个短视频,通过动画形式展示一个简单故事,如“Yesterday, I went to the park and played with my friends.”(昨天,我去了公园,和朋友们一起玩。)在故事中穿插过去时的用法和例句。视频中,一个卡通人物说:“I ate an ice cream yesterday.”(我昨天吃了一个冰淇淋。)
三、结语
总体来说,小学英语教师在对英语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引进丰富的作业主题,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学习品质和效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