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学风建设是大学精神与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茁壮成长的良好氛围和广阔空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民办高校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如何进一步推动民办院校内涵发展,坚持不懈培育优良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民办教育者尤其是学生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民办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承担着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重要职能,在校风学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推进全员育人,涵育优良校风学风
(一)发挥学工队伍对校风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
学工队伍尤其是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全面成长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以强有力的制度体系和工作要求,充分推动学工队伍发挥日常管理职能,切实做到查课、查宿、常讲评,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校风学风建设活动,认真梳理和提炼本班级、本学院校风学风建设的成效、查找不足,不断提高学风建设质量。
(二)重视兼职班主任在校风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完善师生互动交流机制,充分认识兼职班主任在校风学风建设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能动作用,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沟通,确保兼职班主任校风学风建设中主导作用的发挥,以教风促学风。
(三)发挥学生在校风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主体,要注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强化学生教育管理。“抓两头,带中间”,培塑优秀榜样,发挥优秀学生典型示范作用;建立校、学院两级学生督察组织,发挥学生干部作用,注重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培养;建立学业帮扶机制,开展少数学习困难学生学业帮扶工作,做好学生教育管理。
二、夯实制度基础,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一)完备学生评价体系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内涵,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尤其在学生综合考评中要明确学生思想品德、学业表现、文体表现等方面的量化评定,同时注意学生增值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行为表现及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评测指针。
(二)完善学生奖励体系
以综合素质考评为评价指针的基础上,建设完备的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等相关奖励性文件,充分发挥奖励体系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同时,不断创新奖励及表彰形式,提高宣传力度,树牢榜样力量。可策划学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集中表彰涌现出的优秀学生、先进个人、先进班集体、先进单位,以激发全体学生和学生工作人员共同为学校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贡献力量。
(三)严肃考风考纪教育
通过签订考试承诺书、召开主题班会、考风考纪宣传等方式,持续加强考试违纪教育和考试诚信教育,依据《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等相关制度,加大对考试违纪学生的教育处理力度,努力营造公正、诚信的考试风气,助力优良校风学风形成。
三、抓好环境育人,打造优秀校园文化
(一)营造宿舍文化氛围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延伸,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开展诸如达标宿舍、文明宿舍、特色宿舍、收纳大赛、文明公约等活动评比,强化学生宿舍文明养成,以促进优良校风学风形成;在学生宿舍专门建立学习型活动室,如考研自习室、党团活动室等,以营造学生宿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立足学校特色,围绕学生发展与学习成长,打造校级德育文化品牌,开展“我在国旗下成长”等爱国主义主题升旗活动,同时,注重学生校园文明养成,开展校园文明督察等活动,营造兼容并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营造网络文化氛围
深化“互联网+思政”,精准开展网络宣传教育活动,围绕网络思政教育为主题,开展优秀学生采访等系列推文;用好短视频平台,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同时开展大型活动的直播,进一步凝练校园宣传文化。
四、坚持以生为本,完善学生服务机制
(一)“一站式”服务建设
全面推进学工信息化建设,建设学生意见建议反馈渠道,打通信息壁垒,建设一站式学生管理服务平台,提供便捷服务,让学生少等待、少跑腿,以此形成良好的学生与学校互动。
(二)经济帮扶解决后顾之忧
重视以国家、学校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为主体和其他资助形式为辅助的助学体系,解决学生学习“后顾之忧;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三)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建设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职责,形成“课程、宣传、普查、咨询、干预”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使学生保持阳光心态,保持健康的学习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江伟浩(1985.6-),男,汉族,河北保定,西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河北传媒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