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3月20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新知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板蓝根青菜” 瞄准市场需求的农业创新

近日,“板蓝根青菜”在湖北、四川等地的商超悄然走红,成为新晋春菜“顶流”。这是一款菘蓝(别名板蓝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培育而成的蔬菜。据其研发团队——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专家介绍,“板蓝根青菜”除了有板蓝根的抗病毒、消炎降火等作用外,比普通油菜的营养成分更全面。

“板蓝根青菜”的走红,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次生动实践。传统农业往往靠天吃饭,现代农业则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板蓝根青菜”研发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将药用植物板蓝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成功培育出兼具功能性与营养价值的蔬菜新品种。这种“跨界”创新,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业边界,也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范式。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传统农产品相比,“板蓝根青菜”不仅是一种蔬菜,更是一种功能性食品。这种“1+1>2”的效果,正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成果与魅力所在。而“板蓝根青菜”走红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科技手段与健康理念的双重加持。

近年来,随着“药食同源”理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关注食物的功能性。“板蓝根青菜”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一消费心理需求——它不是药,却有一定保健功效;它是菜,却比一般蔬菜更具营养价值。“板蓝根青菜”的研发培育,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市场需求,也就更容易被市场认可,从而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对种植户来说,“板蓝根青菜”大卖意味着更好的经济效益。与传统农作物相比,功能性蔬菜的附加值更高,可为农民带来更多收入。同时,这种新型蔬菜的种植也拉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升级。从种子研发到种植技术,从物流配送到市场销售,“板蓝根青菜”走红背后是整个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力。而这种全产业链升级,正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边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