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内容深受幼儿喜爱,更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促进多项能力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跨学科教学视角下,针对大班幼儿,本文探讨如何在跨学科视角下,针对大班幼儿,通过构建多元阅读环境、明确教学目标、拓展实践活动及精准技术支持,创新绘本教学,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幼小衔接。
一、问题提出:幼小衔接绘本教学现状
阅读是孩子们了解外界,接触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大班幼儿即将步入小学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大班幼儿的阅读习惯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通过阅读获取有用的信息,对于提高孩子小学适应能力,推动孩子积极健康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看,想要有效地引发幼儿的阅读需求,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幼儿好奇探索的天性,引发幼儿自主思考。而当前许多阅读活动都有以下问题:
(一)直面问题
1.绘本教学目标无梯度
课堂上教师常为全班设定统一目标,难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幼儿感到吃力,另一部分则觉得缺乏挑战,影响学习积极性。
2.绘本教学材料无标度
绘本难度、主题和内容往往较为统一,忽略幼儿在阅读兴趣、理解能力和认知发展上的个体差异,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3.绘本教学指导无深度
教师常采用单一讲解和示范,缺乏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的个性化指导,提出的问题也较为宽泛,难以激发幼儿深入思考,阻碍思维发展。
(二)思索价值
1.教材整合,分层阅读目标之需
通过精心挑选和整合不同难度、主题的绘本教材,能够更好地适应每个幼儿在认知能力、语言发展及阅读兴趣上的独特差异。分层阅读目标的设定,则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符合自身水平的层面上获得成长。
2.形式多样,优化阅读方式之需
通过结合角色扮演、创意绘画、故事创编等多种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3.进阶指导,提升阅读思维之需
引导幼儿进行深层次思考与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并教会幼儿高效运用预测、联想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与理解深度。
二、实践突破:幼小衔接绘本教学路径
(一)构建多元化阅读环境,激发创新欲望
结合幼儿兴趣特点,提供相应的阅读探索材料,创设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阅读环境,如主题阅读角、互动阅读墙等,投放多样化的绘本材料和辅助工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幼儿在阅读中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进而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在开展大班以恐龙为主题的活动时候,在班级阅读区投放相关材料,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性阅读活动。通过粘贴恐龙小卡片、制作恐龙手工作品等环境创设,激发幼儿思考恐龙的特征,并主动寻求阅读来解决疑问。结合绘本题目《恐龙灭绝的秘密》,引导幼儿思考恐龙灭绝的原因,并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新的疑问。
(二)明确跨学科教学目标,引领绘本活动
无论是幼小衔接工作下的阅读活动,还是材料的投放,都需要明确的目标作为引领。因此,投放绘本阅读材料并进行活动指导时,也应通过在绘本教学中融入跨学科元素,如将科学、艺术、数学等领域的知识融入绘本阅读活动,以明确教学目标。
基于幼小衔接的视角,明确以下衔接目标:社会化情绪发展、身体动作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学习品质。通过目标引领,指导绘本阅读材料的投放及相关的环境、活动指导,如设置读书长廊,放置不同图书,供幼儿自主阅读讨论;在班级区域专门开展语言区和数学区,投放对应的图书;在环境设置中使用数字、简单汉字符号进行表征,为孩子提供书写机会和表征的机会等。
(三)拓展实践性阅读活动,深化能力培养
结合绘本内容,设计一系列实践性活动,如自然探索、手工制作、戏剧表演等,让幼儿在阅读后能够亲身体验、实践操作,将绘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分享与自然相关的阅读绘本材料时,组织幼儿一起到户外去,亲近自然开展一些户外的自然游戏活动。通过及时回应幼儿提出的问题,肯定和鼓励幼儿的提问行为,提高其动力和热情。开展阅读绘本推荐会的互动阅读活动,让幼儿相互推荐自己最喜欢的绘本,引导幼儿思考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本绘本,以及如何向同伴推荐。
(四)投放互动性技术资源,契合幼儿特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筛选符合大班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的绘本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互动软件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绘本内容,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三、反思展望:幼小衔接绘本教学建设
在幼小衔接的视域下,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幼儿教师应结合《指南》的理念指导,通过有效的材料投放及指导,激发幼儿进行阅读的欲望,让幼儿学会正确思索、探究,获得积极愉悦的阅读体验,最终达到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