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4月1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科普周刊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械通气在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与生命支持价值

□ 作者 □林沙丹

在重症医学科(ICU)这个与死神赛跑的战场,有一件医疗设备宛如坚固的“生命桥梁”,默默守护着无数重症患者的生命,它就是呼吸机。对于很多人来说,呼吸机或许只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可它在挽救生命的关键时刻,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呼吸机的工作原理:为呼吸助力。人体正常的呼吸过程,是通过胸廓的有节律扩张和收缩,带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然而,当患者因各种严重疾病导致呼吸功能受损,无法自主完成这一关键过程时,呼吸机便挺身而出。呼吸机的核心工作原理,是模拟人体正常呼吸机制,通过正压或负压的方式,将空气或混合气体经气道送入患者肺部,再利用压力变化帮助患者排出肺部的二氧化碳。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呼吸助手”,替代或辅助患者完成呼吸动作,确保身体各个器官能持续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维持生命的基本运转。

呼吸机的类型:各有专长。临床上,呼吸机主要分为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两大类,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医疗场景中发挥着独特优势。无创呼吸机,正如其名,不需要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只需通过面罩或鼻罩与患者相连。这种呼吸机适用于病情相对较轻、呼吸功能尚未严重受损的患者,比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轻度呼吸衰竭的患者。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既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又能避免因有创操作带来的感染等并发症风险,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也相对舒适,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而有创呼吸机,则适用于病情较为危重、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它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有创方式,将呼吸机与患者的气道直接相连。有创呼吸机能够提供更精准、更强大的呼吸支持,对于心跳骤停复苏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等患者而言,有创呼吸机往往是他们与死神较量的关键“武器”。尽管有创操作存在一定风险,但在挽救生命的紧急时刻,其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风险。

呼吸机在重症中的应用:多领域的生命保障。在重症医学科,呼吸机广泛应用于多种危急病症的治疗中。以肺部疾病为例,ARDS是一种极其凶险的肺部疾病,患者肺部会出现弥漫性损伤,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呼吸机通过采用特殊的通气模式,如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在避免进一步损伤肺部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为患者的肺部修复争取宝贵时间。据统计,合理使用呼吸机治疗ARDS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心脏疾病方面,当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肺部淤血,呼吸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此时,呼吸机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呼吸负担,改善气体交换,缓解心脏的压力,为后续治疗争取稳定的身体条件。例如,在一些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救治中,呼吸机的及时介入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创造有利环境。

此外,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呼吸中枢抑制的患者,如脑干梗死、重症肌无力危象等,呼吸机更是成为维持患者生命的“生命线”。它能够替代患者受损的呼吸中枢,保证肺部的正常通气,防止因呼吸停止而引发的严重后果。

呼吸机带来的积极影响:延续生命的希望。呼吸机的应用,无疑为重症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它不仅能够在关键时刻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还为其他治疗手段的实施提供了可能。通过稳定患者的呼吸功能,呼吸机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许多原本生命垂危的患者,在呼吸机的支持下,身体状况逐渐稳定,得以接受进一步的针对性治疗,最终战胜病魔,重获健康。同时,呼吸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使得其治疗效果越来越好,患者的舒适度不断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从早期简单的机械通气设备,到如今智能化、精准化的高端呼吸机,科技的进步正不断拓宽着这一“生命桥梁”的承载能力,为更多重症患者带来重生的曙光。

呼吸机作为重症医学科里的“生命桥梁”,承载着无数患者的生命希望。它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多样化的类型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与死神的较量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了解呼吸机,不仅能让我们对重症医学的救治手段有更深入的认识,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现代医学科技在守护生命过程中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