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产业园正经历从功能聚合向生态共生的转型。INFINITE无量建筑创始人蔡鹏及其团队,以佛山O3大厦、深圳众冠时代广场等国际获奖项目为基石,将绿色设计哲思注入新型产业园领域,于佛山好帮手智能产业园、杭州青山湖硬科技社区及赛热科技园区等项目中,探索出一条“自然为脉、技术为骨、人文为魂”的可持续路径,重新定义产业与城市的共生关系。
生态基因转译:从自然肌理到建筑语言
在佛山好帮手智能产业园规划中,蔡鹏团队以“层叠退台+垂直森林”手法呼应周边山水,将三水森林公园的绿意引入建筑内部。通过立体交通系统实现人货分流,并以18%的绿地率打造空中庭院,使风、光、景穿透空间,形成“登顶眺望自然,入园聚焦奋斗”的沉浸式场景。“产业园不应是冰冷的机器,而需成为自然与人文的翻译器。”蔡鹏强调。
杭州青山湖硬科技社区则以南苕溪为灵感,以北宋《踏歌图》为蓝本,通过“引、抬、切、合”四大策略,将河流生态转化为建筑轴线。150米超高层“产业T台”串联滨河景观与南山绿脉,空中连廊与退台设计使屋顶绿化率提升30%,实现“办公在林中,产业在画中”的愿景。
技术突围:光伏储能与立体空间
无量设计以光伏储能与立体空间技术为核心,在多个项目中构建“空-地-下”三位一体的低碳系统。佛山好帮手智能产业园采用双层呼吸幕墙与树影冲孔铝板,结合层叠退台形成的“垂直森林”,将夏季空调能耗降低22%,18%的绿地率使自然风与光渗透至建筑内核。
杭州赛热科技园区则以“空中智能圆环”重塑空间逻辑,LOW-E玻璃幕墙与架空连廊协同降低热岛效应,分散式独栋布局结合立体花园形成微气候单元。蔡鹏指出:“技术突围的本质是让建筑成为‘会呼吸的生命体’——光伏是能量脉络,立体空间是生态载体,最终推动产业园向‘负碳细胞’进化。”从幕墙革新到能源闭环,技术正重新定义产业园的可持续基因。
弹性空间:生长于未来的产业生态
面对产业快速迭代,无量设计提出“产业校园”理念。佛山好帮手产业园以“多元功能垂直森林”为模块,实现以人为本的产业空间;杭州赛热科技采用独栋分散式布局,企业可随规模扩展自由组合空间,空中连廊同时承担展示、社交与应急通道功能。“产业园的价值在于‘未完成性’——它为未知的创新预留接口。”蔡鹏解释道。
社会公共性亦被深度激活:悬浮式裙楼创造24小时开放通廊,杭州青山湖社区的“两门户三轴线”设计将30%的产业空间转化为市民公园、科技展厅与市集,使园区成为区域活力引擎。“真正的产业园设计,是让建筑持续释放经济与人文双重红利。”蔡鹏如是说。
从岭南到江南,蔡鹏团队以新型产业园为画布,勾勒出绿色中国的未来图景。当参数化算法遇见《踏歌图》的诗意,当垂直森林拥抱硬科技生产线,这些项目证明:绿色设计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场关于城市文明的重构——在这里,产业与自然共呼吸,效率与温度并存,有限空间终将孕育无限可能。(孔璟黎 文/图)